存钱容易取款难?男子到银行取现2.9万,银行直接报警,网友炸锅
我们把钱存进银行,本以为是放进了最安全的地方,可谁能想到,想把自己的钱取出来,竟也成了“难事”?
山东滨州一位37岁男子近日的遭遇,就真真切切地给我们上演了这么一出荒诞剧。
1月6日,这位男子到无棣农商行取现2.9万元,结果却被银行各种盘问。
他拍下视频,控诉银行“刁难”:“我取自己的钱,银行不给取现金,而且还报警要求查客户的详细信息。”
视频里,男子情绪激动,对着一位疑似银行负责人的人员诉苦:“我来取钱,(柜员)要我的信息,要我的转账记录,现在都排查信息,我这个生意都没法做了,因为银行耽误我太多事了。”
“我要取钱就不让我取,还要核查信息,还要问我的钱是咋挣来的,要干啥花。我要取2.9万,你们报了警了,不仅排查我的信息,还给我的客户打电话,客户现在已经对我不信任了,对我造成了损失。”
好家伙,这年头,取自己的钱,还得交代钱的来龙去脉,还得向银行证明“我是好人”?
此事一出,瞬间在网上炸开了锅,网友们议论纷纷,质疑声、吐槽声此起彼伏。
有人说,“这银行管得也太宽了吧,我自己的钱,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,关你什么事?”
也有人表示,“现在电信诈骗那么多,银行谨慎点也没错,万一这钱是被人骗来的呢?”
还有人调侃,“以后取钱是不是还得写个申请书,详细说明取款用途,再附上一份个人简历?”
1月7日,无棣农商行埕口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证实,取现超过2万元确实需要提前预约,“因为过年前资金紧张,害怕下不来钱。”
关于取款用途,该工作人员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,“就是在柜台上核实一下,不是说有这个规定,我们是为了客户的资金安全。”
面对舆论的压力,无棣农商行的新闻发言人也出来回应了。
这位发言人表示,银行高度重视此事,已经进行了核实。
“员工本着对职业负责,对客户负责的原则,依据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对于现金支取进行调查,发现客户资金转账存在异常。为了保护资金安全,我们协同县反诈中心对客户账户进行核实,并在核实无异议后第一时间为客户支取了现金。”
同时,这位发言人还强调,“业务办理操作符合规程,对于客户的误解,我们进行了耐心地解释沟通,目前已取得客户理解,客户也主动删除了所有的网络视频。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对客户的解释沟通,防止产生误解,切实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。”
银行方面还特意澄清,他们并没有报警,只是和无棣县公安局的反诈中心进行了沟通,核实客户资金是否存在异常。
可问题来了,如果银行的操作真的完全合规,那为什么男子会如此愤怒,甚至拍摄视频控诉?
这其中,是否还存在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细节?
比如,银行工作人员在核实信息时,态度是否过于强硬?
盘问的程度是否超出了必要的限度?
这些,我们都不得而知。
类似的事件,其实并非个例。
几年前,就有一位大妈到银行取款20万,结果被柜员以“反洗钱”为由拒绝,并要求提供资金来源证明。
大妈一怒之下,将银行告上了法庭,最终胜诉。
这起案件,在当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。
有人说这是银行“店大欺客”,有人说这是“防范金融风险”的必要措施。
但不管怎么说,这些事件都暴露了一个问题:在金融安全和个人隐私之间,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?
银行有义务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,打击电信诈骗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但同时,银行也应该尊重客户的合法权益,不能过度干涉客户的资金自由。
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,考验着银行的智慧,也考验着监管部门的能力。
金融行业,本就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。
过度的“保护”,反而可能损害这种信任。
我们把钱交给银行,不是为了被当作“嫌疑人”来审查。
希望这样的事件,不要再发生了。
毕竟,谁都不想在取自己钱的时候,还被当成“坏人”来对待。
信任和效率,这杆秤不能再歪了。#银行取款#
热点资讯
- 2025-06-27中国女排击败日本!5人立大功,吴梦洁已成进攻核心,王梦洁满分
- 2025-05-24外卖平台“大战”将改变什么?
- 2025-10-112025年9月24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黄鳝价格行情
- 2025-05-224月22日下午,中方不给台阶下,特朗普下令白宫做好最坏的准备
- 2025-06-25北京:潭柘寺文化雅集启幕 古韵新风共赴文化盛宴
- 2025-04-13运动损伤后冰敷有讲究 医生提醒:部分人群慎用冰敷
相关资讯
- 从喊不出“妈妈”到考入清华,这个残疾姑娘活成了自己的光!_李尧_清华美院_专业
- 运动损伤后冰敷有讲究 医生提醒:部分人群慎用冰敷
- 4月22日下午,中方不给台阶下,特朗普下令白宫做好最坏的准备
- 中国女排击败日本!5人立大功,吴梦洁已成进攻核心,王梦洁满分
- 外卖平台“大战”将改变什么?

